4个灭火器扑灭自燃 汽车配件缺实用标准
本篇文章1997字,读完约5分钟
最近,自燃事故在这个城市频繁发生,这导致许多市民开始对车辆上的灭火器进行自检。然而,在一次采访中,记者发现,由于车辆灭火器的体积较小,通常使用四五个灭火器来扑灭车辆自燃火灾。这让人们不禁要问,汽车灭火器不是一种装饰吗?
事件
四个灭火器扑灭了捷达的火
最近,当市民张东伟开着白色捷达来到新发地北桥西侧时,突然发现前机盖冒出黑烟。张东伟立刻下了车,打开机器的盖子,看了看。在风的帮助下,一团火焰瞬间窜起。张东伟很快拿出了后备箱里的灭火器,但是所有的灭火器都用完了,火势失去了控制。
这时,驾驶清障车的丰台交通支队大红门交通大队交警赵振魁拿着灭火器跑了过来。看着第二个灭火器,很难将火完全扑灭。赵震魁跑到马路上,停下两辆车,借了灭火器。四个灭火器都被喷了出来,车内的火终于熄灭了。
当张东伟回忆起这一幕时,他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恐惧。多亏了交警和这么多热心人的帮助,他们借给我一个灭火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巧合的是,霍女士遇到了这样一个危险的情况。当时,她开车经过城乡贸易中心的门口,发现路边一辆马自达汽车自燃了。她立即下车帮忙。一个灭火器喷射了三四次/0/,已经被抑制的火焰又跳了起来。连续使用了六个灭火器,但它们无法灭火。直到有人从附近的购物中心拿出两个大灭火器并猛烈喷射,危险才被解除。
分析
车载灭火器只能扑灭最初的小火
紧急灭火器通过了车辆的年度检查,但只有当它着火时,才是九牛一毛。有多少车载灭火器可以工作?像许多司机一样,张东伟心里有这样一个问号。
大红门消防中队副队长杨洋告诉记者,车载灭火器的体积相对较小,一般不到一公斤,这是最小的规格。这种灭火器只能使用十秒钟以上,最多不超过半分钟。它只能在初期火灾中发挥作用,火区小,周围可燃物少,类似于烟头刚刚点燃座垫的情况。在上述情况下,捷达的前盖冒出黑烟,证明火灾已经开始,至少可以用四个灭火器灭火。当火势已经很猛时,少量的火药根本无法覆盖火焰。当轮胎着火时,车载灭火器就没用了。
灭火器多大才能工作?大红门交通大队的消防队员和警察在现场进行了消防演习。警察打开一辆报废捷达车的前盖,往里面喷汽油,然后点燃它来模拟自燃场景。消防队员举起一个5公斤重的灭火器,通过进气格栅喷洒10秒钟,然后掀开机器的盖子,在起火点的根部喷洒。仅仅二十秒钟后,火就熄灭了。
杨洋说,对于汽车自燃事故,一个5公斤的灭火器一般就足够了。这个灭火器可以连续喷射2分钟。
建议
车辆灭火器应该有实用的标准
记者了解到,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车辆必须配备灭火器。在车辆检查期间,每个检查点将检查车辆是否配备了车载灭火器。但是,国家标准对车载灭火器的规格和类型没有要求。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消防部门、车辆管理部门、技术检测部门应组织论证,对车载灭火器的数量提出统一要求或指导意见。
此外,根据相关检验标准,车载灭火器必须由有资质的消防设备公司进行气压、气密性、粉末冷凝程度等检验。年度检验合格后,灭火器将贴上标明有效期的年度检验标志。但是,有市民反映,在车辆检查过程中,很多检查点没有认真检查灭火器的年检周期,一些过期未年检的灭火器也顺利通过。我的汽车灭火器已经连续使用了3年。我买车的时候它就已经装备好了,而且我从来没有进行过年度检查。然而,当我检查这辆车时,工作人员并没有说它不合格。店主赵先生说。
李女士,公民,是迷你圈的主人。她报告说,当她买这辆车的时候,她的汽车灭火器也装上了。此外,就像放置备用轮胎一样,汽车上有一个放置灭火器的特殊位置,那就是一个小格子。即使我想用一个大灭火器来代替它,恐怕我也不能让它过去。李女士关切地说。记者了解到,现在很多出厂的新车都配备了灭火器,并设置了存放区,其中一些设计得很小,只适合存放1公斤左右的灭火器。如果灭火器直接放在后备箱里,许多车主担心灭火器会滚来滚去,不安全。
相关提醒
汽车自燃自救要点
车辆自燃和自救的最佳时间是车辆着火冒烟后1-3分钟,这是火灾的初始阶段;3到5分钟是火灾发展阶段;5分钟以上是剧烈燃烧阶段,基本上难以控制火势,需要等待消防队的救援。
消防队员建议,当发动机着火时,如果机器的盖子没有打开,不仅会冒烟,还会看到明火,基本上无法自救,所以消防队员应该等待救援。
1.当发动机着火冒烟时,用手背试试机盖的温度。如果天气很热,你不能马上打开盖子,因为火已经燃烧了一段时间,氧气已经基本耗尽。一旦盖子打开,就相当于给火补充氧气。此时,用灭火器向进气格栅喷洒10-20秒,首先灭火;如果机器盖子的温度不太高,打开裂缝,插入灭火器的喷嘴进行喷射。
2.当机盖温度过高时,可以倒些水冷却,或者把衣服弄湿盖在上面。
3.灭火时,应在距火源5-7米处开始喷洒,1-3米处停止喷洒。
4、应瞄准火根注射。
5.轮胎着火时,保持10米的距离。因为轮胎爆炸可能会将散落的碎片溅到周围的地面上。
标题:4个灭火器扑灭自燃 汽车配件缺实用标准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2459.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