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开发自主品牌贵在创新
本篇文章2276字,读完约6分钟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东风汽车公司新任总经理朱福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主要是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有三种模式,但东风汽车并不依赖这三种模式。
自有品牌汽车的三种模式
朱福寿提到的自有品牌汽车近十年的三种发展模式是以奇瑞、吉利和比亚迪为代表的低成本、低价格。去年,在国内自主品牌售出的292万辆汽车中,前十名中有七辆以低价胜出。第二,高质量,高性价比,但价格不高,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属于这一类。第三种模式是在引进的基础上,借助国外平台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造。奔腾、荣威、MG的前身都是中高档车,质优价高,为消费者所接受。
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SAIC去年售出358万辆汽车,在全球汽车集团中排名第八。然而,SAIC销售的大多数汽车都是合资企业生产的外国品牌。自有品牌汽车的比例不高。
SAIC董事长胡茂元曾告诉记者,作为一家汽车公司,要想强大,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自从上海牌汽车在1991年停产以来,SAIC人一直期待着重新拥有自己的品牌汽车。至于如何发展自己的品牌,SAIC的做法不是重复低质量、低价格的模式,而是坚持R&D创新、制造创新和服务创新,高瞻远瞩,奋力拼搏,打造面向全球市场的中国强势自主品牌汽车。
上周,记者参加了中国汽车创新之旅——走进上海汽车活动,深入了解了SAIC在发展自主品牌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自有品牌汽车的三大差距
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SAIC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新认为,与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相比,国内自主品牌的综合竞争力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品牌溢价能力差。自有品牌汽车一般以低价进入市场,依靠性价比赢得消费者。然而,由于产品性能无法与合资企业相比,自主品牌的溢价能力经市场检验后大幅下降。
二是产品开发能力和R&D能力不足,主要是技术积累不足。汽车发展是靠经验积累的,但自主品牌时间很短。这导致了自主品牌的R&D能力与国外大众系统和通用系统之间的巨大差距。他们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技术。
第三,全球化程度不够。在整个产业链布局中,通用、大众和国际人才的全球布局存在明显差距。就全球R&D而言,这一差距大于跨国公司。缺乏长期积累导致国内自主品牌在各个产业链上的差距,这是自主品牌和整个中国汽车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以创新引领自主品牌发展
作为一家国际超大型汽车企业,SAIC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来发展自己的品牌?
国家工商总局提出自主开发与对外合作建立自主品牌相结合,确立了“依靠自身力量自主开发、吸收外资企业合作生产、深化战略合作联合生产、合资建立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以及“不完全依赖外资、不排斥外资参与、不侵犯知识产权、充分利用世界资源”的“三不利用”发展原则。在自主品牌发展中,我们将逐步构建上海汽车的“自主创新体系”。
SAIC的目标是通过构建具有SAIC特色的自主品牌创新体系,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强势自主品牌。
陈志新认为,打造自主品牌是SAIC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SAIC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做大做强目标的重要载体。SAIC拥有打造自己品牌的最佳机会。SAIC有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信念打造自己的品牌。
有些人认为SAIC建立自己的品牌有点晚了。陈志新回应称,中国三、四线城市的汽车消费仍在增长,包括农村市场。在未来的5到10年内,上汽自有品牌的空汽车仍将足够。
陈志新表示,经过五年多的积累,SAIC自有品牌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已经达到中国第一梯队。SAIC R&D技术中心形成了“中国第一、上海领先、英国联动”的模式,有300多名英国工程师为我所用,SAIC拥有一支由2300名优秀工程师组成的R&D团队。就R&D而言,上海汽车R&D中心到2013年将投资44亿,目前已投资13亿。SAIC将建设中国最大、最强的技术中心。到2015年,上海R&D汽车工程师团队将扩大到3500人,底盘R&D等关键技术可由SAIC自主品牌实现,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为了打造强大的自主品牌,SAIC已投资230亿元,十二五期间将投资222亿元,到2015年达到450亿元。在国内三大汽车中,SAIC自主品牌投资排名第一,这表明SAIC对自主品牌建设的坚定决心和全力支持。
为了“打造中国汽车的强势自主品牌”,SAIC坚持培养两种能力。它照耀着你的学习能力,这比蓝色的创新能力更好,这促进了SAIC自己的品牌成为领先的学习创新组织。这是上汽发展自己品牌的理念和态度。
“照耀你”的学习能力和“比蓝色更好”的创新能力,成为SAIC的独特性,SAIC自有品牌和企业文化的灵魂,SAIC的软实力。
在三个主要领域建立竞争优势
在打造SAIC自主品牌的过程中,R&D、制造和服务三个领域已经初步确立了三种差异化竞争优势,构成了SAIC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与跨国汽车巨头相比,SAIC的R&D能力仍有很大差距,无法形成对全球市场的同步支撑。针对国内市场,SAIC在国内自主品牌研发体系中形成了“中国主导、全球联动、一人海外”的研发模式,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高度认可。在英国举行的mg6启动仪式上,温总理表示,开创了“英国设计、中国生产、英国组装”的全新模式。
目前,SAIC自有品牌R&D系统有三大优势:人才多、投资多、平台全。
有了好的研发,就一定有好的制造。SAIC投资巨资建设了上海临港基地,上海临港基地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制造水平。南京浦口基地和上海临港基地完全一样。
SAIC结合通用汽车的生产管理模式和大众汽车的标准化体系模式,根据自身特点,创新创造了港口基地的制造模式。港口模式的核心是“精益、敏捷、灵活、模块化、高质量”。临港基地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制造系统,如水溶性油漆车间和无人焊接车间,以及国际领先的技术和工艺,还建立了完善的qcos系统,102个质量控制环节和100%在线监控,在制造管理、节能环保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Mg3、mg6、荣威550和bp31预计将于明年上市,均在临港制造基地生产。
SAIC计划在2015年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领导者。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仅要在品牌和产品上表现出来,还要积极探索售后服务的创新模式。几年来,SAIC从未停止探索自己的品牌。上汽推出的第一个品牌不是产品,而是“尊贵体验”服务。今年8月15日,SAIC推出了另一项创新服务产品“家居介休”,这是中国第一款全新的“家居风格”售后服务产品。它是在引进国际高端汽车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市场的地域特点和消费者需求而推出的。它再次为国内汽车售后服务树立了新的标准,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差异化服务。
尽管SAIC自己的品牌是后来者,但这个后来者完全有可能来自后面。相信SAIC自主品牌一定会提供更好的产品,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战略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新华网原创作者张毅)
标题:上汽开发自主品牌贵在创新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3027.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