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半年净利润再增50%:领克未来预计占两成销量比例
本篇文章1458字,读完约4分钟
由于吉利汽车此前完善的产品规划、成品布局和日益突出的规模效应,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50%。
2018年1-6月,国内汽车市场再次保持小幅增长,同比分别增长4.2%和5.6%,终端市场一度冷清。就在整个行业有点疲惫的时候,一辆汽车逆势而行,销量和利润都快速增长了一半。
7月11日,吉利汽车控股公司发布了半年度盈利报告。根据内容,截至2018年6月30日,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50%。根据吉利汽车2017年上半年43.4亿元的净利润,吉利集团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约为65.1亿元。
据专业人士分析,吉利整体盈利能力的提高来自于公司在汽车行业销量的明显增长和吉利集团日益突出的规模效应。如果按照这一增长标准计算,吉利汽车有可能在2018财年实现新的高利润,同时实现公司利润连续三年的持续增长。
吉利汽车利润预测
对于主要从事汽车业务的吉利集团来说,增加汽车销量是企业盈利的重中之重。2018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达到76.66万辆,同比增长44%,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单一产品约伯继续发挥实力,半年累计销量13.91万辆,单款销量连续19个月超过2万辆。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仍保持明显的增长趋势,并具有相当大的后劲。
吉利汽车销售
与其他利润增幅较大的自主汽车公司不同,吉利并没有表现出只靠一种车型或一种车型独立行走的正常状态,而是在大部分产品销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将其推向市场。
据数据显示,仅6月份,吉利品牌的7款产品月销量就超过1万辆,其中包括22,200辆约伯、10,400辆新视野越野车、14,000辆帝豪、6,900辆S1和10,200辆新视野x3 1.02。以高端为重点的柯灵品牌也呈现出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趋势,月销量为9,200辆,半年累计销量为46,300辆,其中根据数据,吉利已经形成了40%至60%的suv和轿车比例。
由此可见,吉利汽车不仅形成了suv+轿车并驾齐驱的发展态势,而且在A级、B级、suv等各个子行业创造了强大的产品优势。不依赖单一产品,但每一种产品都是吉利汽车的产品优势。
事实上,汽车业务的利润提升与吉利品牌发展的持续改进和特定品牌的定性规划密切相关。目前,吉利汽车已经形成了从中型越野车到小型越野车、中型车到紧凑型轿车的完整的产品布局,同时根据品牌调性制定了不同的规划,以沃尔沃品牌和柯灵品牌为重点的豪华和高端产品,以吉利品牌准确划分中低消费群体。
从柯灵品牌推出的初期,其发展就受到了资本的密切关注。一度,它被视为吉利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2018年3月,一家专业咨询公司表示:未来,柯灵产品将占吉利2019财年总销售额的20%,并为2016年至2019年的复合利润增长贡献42%。
未来,随着宝腾和莲花产品进入中国,吉利将进一步扩大品牌数量,升级大吉利品牌下的整体产品。
此外,规模效应的逐渐凸显也是吉利汽车保持高利润增长的有效条件。众所周知,汽车是一项大规模的业务,需要集中采购和制造来稀释成本。从早期的R&D投资和工厂建设,吉利汽车已经率先完成了作为自己品牌的初期建设阶段。未来,随着后续产能的不断释放,完善的供应体系和前期开发成本将随着后续开发而进一步稀释。
李书福对汽车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另一次媒体采访中,李书福公开表示,如果规模不好,企业的创新能力就不会发挥作用,因为投资少;如果规模不好,就没有成本优势;如果规模不好,质量就难以提高。所以汽车必须是大型的。
截至目前,吉利汽车已在台州、浙江、宁波、湖南湘潭、宝鸡、陕西、成都、四川等地形成了整车及动力总成制造基地,负责吉利汽车各种产品的整车制造,包括发动机、变速箱、零部件的生产,新技术、新车型的研发。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工厂的活力将被进一步驱动。
此外,投资收入对整体利润的贡献也至关重要。在过去的几年里,吉利已经开始在平台建设和技术投资等许多子领域进行布局,并且都以股份的形式参与其中。股权参与和直接投资的最大区别在于吉利有效改善了技术环节,同时大大控制了成本,加快了收益。
2017年8月,吉利控股和沃尔沃成立了一家技术合资公司,持股比例为50%,分享沃尔沃的四缸发动机技术,共同开发下一代纯电动汽车平台技术。在合作期间,双方将共同承担R&D的费用和采购成本,开发的新技术将在吉利控股集团内各品牌间共享。
通过合资,吉利汽车实现了平台和技术共享,整合了供应商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成本节约的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了投资回报。
去年,当汽车行业整体增速放缓时,吉利汽车仍保持了63%的销售增长。然而,这种达到一定规模后的高增长现象在全球汽车行业非常罕见。现在,吉利的销量和利润在半年内都有所增长。可以看出,吉利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
边肖推荐:更多汽车销售数据分析,汽车生产数据查询,请点击汽车销售
标题:吉利半年净利润再增50%:领克未来预计占两成销量比例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342.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