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二十五载尘与路 产融结合助腾飞
本篇文章1918字,读完约5分钟
9月17日,中国重型汽车金融公司召开成立25周年座谈会,回顾中国重型汽车金融公司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发展前景。重汽财务公司持续强化自身素质,逐步加强参与金融市场竞争能力,积极为集团公司供应金融服务,在金融品种研制、特色服务、为集团创利等方面持续提高优势汽车配件网认为,打造具有中国重汽特色的金融服务平台。
中国重汽金融公司董事长宋启东汇报了金融公司25年的发展。宋启东表示,中国重型汽车的强劲发展是金融公司发展的支撑和保证。作为集团三大金融板块之一,中国重汽金融公司在重点汽车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集团未来的发展中仍将承担更大的责任。2011年底,财务公司总资产达到60.86亿元,营业收入达到2.53亿元,利润总额达到2.01亿元,创造了中国重汽财务公司成立以来的最佳业绩。“十二五”期间,中国重汽金融公司将逐年扩大资本规模,增加资产规模,强化效益水平。到2015年,资本达到15亿元,总资产达到150多亿元,税前利润达到1.5亿元以上。成为盈利能力、创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更先进的金融公司,达到集团、管理部门、股东的满意。
变化
1987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的产物——企业集团金融公司应运而生。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中国重汽金融公司于1987年9月17日在济南正式开业,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第一家集团金融公司,中国第一家集团金融公司。
金融公司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产融结合的开始。中国重汽金融公司原由原中国重汽集团23家成员单位出资组建,注册资本7000万元。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注册资本增至7.916亿元。中国重汽金融公司成立之初,积极拓展业务和经营范围。除传统业务外,还先后成立了证券部、租赁公司、房地产公司等部门,拓展业务范围,为集团收入增长创造效益。
在国内唯一的进口重型汽车制造技术项目斯太尔项目的目标建设和产出中,由于国家没有为基础安排流动资金,项目建成投产后的流动资金是通过借用重型卡车的财务公司按期完成的,为集团公司做出了重大贡献。
天堂
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下滑、管理体制落后等诸多因素,重型卡车在重组前亏损严重,导致重型卡车金融公司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2000年8月,中国重汽金融公司与原中国重汽集团一起下放到山东省人民政府。2002年10月,国务院批准原中国重汽金融公司债务重组,12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原中国重汽金融公司债务重组方案。2004年10月28日,中国重汽金融公司重新开始运营。
重组后的中国重汽金融公司由42名股东组成,注册资本5亿元。2007年11月28日,中国重型汽车(香港)有限公司红筹股在香港上市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原股权转让给中国重型汽车金融公司,该公司变更为中国重型汽车在内地设立的控股非银行金融子公司。为了进一步发展金融业务,增强中国重汽金融公司的能力,中国重汽为中国重汽金融公司的成长注入了5亿元人民币。此时,中国重汽金融公司共有35名股东,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34亿元。
超越
经过痛苦的债务重组和艰难的业务恢复,中国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公司经历了转型发展,重新树立了声誉,努力运营成熟的金融服务平台,谋求发展,创造效益,探索加快集团汽车产业发展的途径,汽车产业已成为中国重型汽车金融业的支柱产业。
财务公司作为中国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为集团公司提供资金结算平台,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资金结算服务、信贷业务和票据贴现业务,并为集团公司的汽车产品开展消费信贷、融资租赁等业务。
工业和金融往往被企业家誉为企业发展的两翼,中国重汽金融公司就像集团公司的一个强大的翅膀。在中国重汽近期的快速发展中,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支持企业集团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了集团与中国重汽金融公司的双赢局面。
此时,金融公司的传统业务正在稳步发展,新的金融业务也在积极准备中。在积极开拓汽车金融业务后,20多个地区覆盖了中国大部分省市和地区,对加快集团产品销售起到了积极作用。
经过25年的努力,中国重汽金融公司在中国金融公司中的关键业务指标排名有了显著提高。资产回报率排名第10,利润率第16,资本充足率第19,净资产回报率第34,资本集中度指数第36,利润总额第48,营业收入第53,所有者权益第55,总资产第64。这些指标表明,国内重点汽车金融公司整体经营状况已达到中上水平。
座谈会由中国重型汽车金融公司总经理韩文节主持。中国重型汽车金融公司老领导、集团管理部领导、金融公司相关领导先后发言。财务公司副书记刘启贵宣读授予刘德英“岗位荣誉证书”25年的通知。(来源:中国重型卡车)
上一篇:青岛丰田4s店被打砸烧 日资汽车股承压国产汽车股大涨
下一篇:西部巡展领跑各地方车展
标题:中国重汽:二十五载尘与路 产融结合助腾飞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6736.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