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柴油机企业调整采购体系助推发展
本篇文章1423字,读完约4分钟
过去一年,中国商用车市场,尤其是卡车市场经历了低谷,2012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有鉴于此,商用车企业只有努力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出更节能减排的产品,才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了使商用车企业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一些柴油机企业提高了技术,促进了研发,降低了产品价格,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新年伊始,柴蔚、西柴、上柴等一批优秀的发动机企业,在企业采购体系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力求从汽车初级零部件入手,强化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降低产品价格。
严格保证采购门槛质量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采购体系,通常包括严格的评估体系和对供应商的优化机制。
一汽西柴采购部负责人夏玉林表示,在西柴的采购体系中,有严格的供应商评价机制,包括供应商进入西柴采购体系的机制和后期的优化机制。对于进入西财采购系统的企业,将进行三种评估(绩效评估、能力评估和关键供应商评估),以通过关键供应商确保供应链能力。
西财还根据主度和风险度将供应商细分为三类,包括杠杆、战略和策略;供应商分为四类:普通、优先、合作、战略。两者结合后,针对不同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培训策略。在运行机制方面,西财供应商运行机制的重点包括绩效提升机制、供应商联合发展机制和关键供应商培育机制。通过一系列机制,对进入西财采购系统的供应商给予优先等级。
据报道,由于建立了严格的采购制度,进入西柴采购系统的所有零部件供应商基本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几乎可以满足国内所有柴油机制造商的配套系统。这个时候还有很多发动机主机厂有着如此严格的配套制度。
优化支撑体系促进发展
对于主机厂来说,只有进入机制,没有淘汰机制,对企业的发展还是有害的。因此,许多制造商实施了后优化机制,以及时淘汰一批不合格企业。淘汰机制可以给供应商施加压力,鼓励他们加强技术技能,降低生产成本。
国内某柴油机企业经理表示,帮助后达不到主机厂要求、质量不稳定、交货延迟、抗风险能力差、财务指标评价垫底、1-2年内无法强化产品质量的企业将被淘汰,后期会有优化机制。此时柴油机企业每年要淘汰6-8家供应商。
建立淘汰机制也可以为一些主机厂降低生产成本。夏玉林表示,淘汰机制建立后,西财的采购成本比上一年下降了20%以上,吸收了企业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
协同发展,完善产业链
近日,在冬季达沃斯论坛上,一位外国商用车企业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2年,商用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商用车企业应优先向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并与供应商合作开发。他说:“在建立全产业链的阶段中,任何一种零部件产品出现断层,都有可能影响到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甚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汽车配件网了解。”
夏玉林表示,西财鼓励供应商向高端进军。最近在与西财的联合研发中,7-8家供应商从低端走向高端。据报道,过去中国活塞环厂规模很大,但技术不是很先进。在与主机厂配套阶段,慢慢跟随全球的发展趋势。在开发增压发动机的时候,很多供应商都做不出符合要求的活塞。在与主机厂合作阶段,活塞公司逐渐掌握了这个流程,为主机厂降低了成本。
一汽西柴党委书记蔡表示:“西柴的发展离不开供应商的支持。一年来,西财与广大供应商一起,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全方位推进零公里故障研究;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控制零件质量,认真开展质量研究;加快外购件专用生产线建设,加强质量谈判、改进和管理。这些措施的使用有效地保证了锡柴机的质量,为系统提供了支持。”
标题:重型柴油机企业调整采购体系助推发展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7435.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