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与外商分羹利益各半
本篇文章922字,读完约2分钟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要解决汽车一体化问题,还要建立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此时,中国修订后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正在征求意见。据说咨询稿鼓励外商投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而汽车制造不再列入鼓励项目。随着新能源汽车配套政策的实施,新能源汽车也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许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项目已被添加到征求意见稿的鼓励类中。征求意见稿增加了汽车和摩托车用轻质环保材料的研究和制造;在特种设备制造行业,增加了汽车动力电池专用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在运输设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汽车零部件网络的采购和编目有所增加。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要加快发展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载电子设备,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发展。鼓励具有关键技术和一定规模经济效益的重点企业进行跨区域并购,形成大型零部件企业集团。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鼓励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联合开发汽车零部件产品,建立公开公平竞争的多层次、多渠道零部件支撑体系。
中国新能源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还比较低。新能源汽车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关键零部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很年轻。虽然汽车工业在过去的20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外厚重的历史和积累的经验相比,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新能源市场潜力巨大,但整体技术储备不足。而且没有集成技术的平台。各地建立新能源联盟是为了获得补贴,而不是为了联合研发,没有联合研发的基础。厂商不愿意邀请零部件企业联手研制,这样的结果是关键零部件的研制成本让人望而生畏,陷入了投入高-产量少-成本高的死循环。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道路上期待弯道超车,但实际新能源相关技术太弱跟不上。如果鼓励外国投资者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可以迅速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然而,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处于技术落后的状态。新一轮以市场换技术的空壳牌将再次上演。我们不能拿市场换技术,最后的结果就是市场失去了进口的汽车零部件。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长期以来的“重组忽视零”惯性导致了中国零部件的弱势地位,如何克服新能源形势下快速增长道路上的“关键技术堵塞”和“不协调的全零”显得尤为重要。
标题: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与外商分羹利益各半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8225.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