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客服

简介

   进口汽车配件网总部设立在广州市越秀区致友汽配城,26家合作伙伴战略遍布全国。主要经营适用德国奔驰、宝马轿车以及路虎、保时捷、本田、奥迪、凯迪拉克全车汽车配件的销售业务。业务以广东广州为中心,辐射国内一二三线城市,分销网络遍布全国,配件采取就近仓库发货,保证质量同时更保证货运物流时效,联系电话:13711217509

行业资讯

汽车配件 > 行业资讯 > 丰田等跨国车企加码本土化 未来前景可期

丰田等跨国车企加码本土化 未来前景可期

来源:网络转载 2020-08-08 04:38:01 阅读:

本篇文章3492字,读完约9分钟

广州车展已经成为今年汽车市场的最后一场盛宴。在这场喧嚣的车展上,本土化成为跨国汽车制造商提及最多的关键词,或者是未来先进技术的真正引进,或者是产品设计的本土化,或者是加速进口车型的本土化进程,或者是着眼于未来新能源产品的研发,这些都让人们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充满期待。 纵观这些本土化战略,我们会发现跨国汽车公司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他们都希望未来在中国市场取得更大的发展。然而,本地化毕竟不是一个口号。为了给自己的品牌和产品留下一个清晰的中国品牌,跨国汽车公司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仅要了解中国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变化,还要把握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预期。 本地化需要使汽车产品更像美味的饭菜 消费者的头脑似乎总是难以捉摸。有些人坚信进口车质量更高,宁愿花高价也不愿买国产车,而另一些人则喜欢自己品牌的高性价比。但是如果你仔细想想,消费者有不同需求的原因是选择一款真正满足他们胃口的汽车产品。尤其是面对中国消费者的困难,跨国汽车公司要想在本土化方面取得成功,就必须让自己的产品更加美味。谈到食欲,人们不得不想到好的食物。与汽车公司相比,这两家外国快餐的本地化经验更丰富。从最早的老北京鸡肉卷和烧饼米,到今年新推出的麦曲米和麦饭卷,外国快餐大张旗鼓地把中国传统美食带到了餐桌上,本地化似乎很容易。 然而,造一辆车不像买食物和做饭。烧两道美味的当地菜肴很容易抓住人们的味蕾。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变化迅速,让人措手不及。在这种环境下,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主流消费者,跨国汽车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过去,跨国汽车公司经常直接进口国外成熟产品,通过加长车身和装饰几个红木内饰来完成所谓的国产化。如今,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对创新的需求远远高于其他市场。如果跨国汽车公司想让他们的产品成为热点,他们必须在产品定位、研发、设计和定价方面加强本地化。 以丰田为例,针对年轻消费者,车展前夕相继推出两款新的Vios轿车和芷玄轿车。与过去直接进口外国产品不同,这两款小汽车是专门为中国消费者设计的。据了解,在产品研发阶段,丰田对中国50多个城市的100多万消费者进行了调研和数据分析,然后在这两款产品正式推向消费者之前,进行了数百次汽车评估沟通会议。不仅如此,起拍价约7万元突然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在吸引人的产品和价格背后,是跨国汽车公司本地化的承诺和决心。随着越来越多的当地香料,消费者还在担心不能享受到更美味的汽车餐吗?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本地化是一种趋势 丰田,其位于常熟的中国R&D中心已于两周前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作为丰田全球R&D系统中最大的R&D中心,拥有正式的试车跑道和R&D工厂,它将专注于混合动力技术的本地化和核心部件的国内生产。 不难发现,除了汽车产品的国产化之外,跨国汽车公司也加快了引进先进技术的步伐,其中更加关注强调节能减排的新能源技术。 目前,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能源问题,汽车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节能减排压力,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越来越高。跨国汽车公司已经清楚地抓住了这一市场趋势。从以前的黄金动力组合到现在的混合动力,中国每一次新能源技术的引进和改造都很快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热情。有些人可能会说跨国公司不会带来核心技术。所谓的中国技术中心主要用于工程应用开发,在中国市场只用于产品改进和技术优化。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这种担心显然太过分了。对于跨国汽车公司来说,只有实现真正的技术本土化,才有可能推动先进技术的普及,保持市场的领先地位。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十多年的技术引进。凭借过时的生产线、过时的技术和机会主义的加工改进,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只是一种奢望。中国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资格和权利享受最先进的汽车技术。从另一个角度看,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是技术创新的驱动力,技术本土化已经成为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发展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门槛。 以混合技术为例,它总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因为它的购买成本很高,所以卖得不好。现在丰田正在推动混合动力技术的本地化和核心部件的国内生产,混合动力汽车的价格预计将大幅下降。一旦价格门槛被打破,混合动力汽车将带来国内汽车消费模式的巨大变化,进而有望推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的升级。 近年来,主要跨国汽车公司的本地化战略过于偏重,能否赢得中国消费者的认可还有待检验。但好消息是,这些跨国汽车公司不再把中国市场视为销售的排洪阵地,而在中国和对中国来说,这正成为一种态度。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些本土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汽车市场由大变强的进程将会加快。

丰田等跨国车企加码本土化 未来前景可期

亮相即告罄,冠德618聚惠狂欢节福利再加推 618大促即将来袭,相信人的购物车已经填的满满的了,就等着时间一到,开始剁手。想体验618大促的心跳感何必等到6月18日,冠德石油近日推出回馈新老用户的“618聚惠狂欢节”活动,让车主们在618享受到优惠加油的多重福利。为了让车主们尽早得到实惠,冠德石油提前一周放出优惠福利,让人没有想到的是,6月11日优惠福利推出的当天,瞬间秒杀,很多刚刚打开手机的车主们只好无奈的看着福利被抢光。说好的“年中大惠”就这么猝不及防的结束了吗当然没有,冠德岂能让广大消费者失望呢冠德618聚惠狂欢节还有一波福利等广大

丰田等跨国车企加码本土化 未来前景可期

dvn车灯盛会,gore剖析车灯未来趋势 4月24~25日,dvn汽车照明创新技术国际研讨会于上海举行。本次dvnworkshop秉承着专业技术交流和创新精神,讨论车灯技术的发展,对led、激光、自适应远光等新技术作深入探讨。 上海dvn汽车照明创新技术国际研讨会现场盛况 如何适应车灯未来趋势gore提出新思路 戈尔(gore)作为知名的车灯防水透气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此次dvn车灯盛会上,提出了应对车灯行业未来趋势的新观点。 戈尔于dvn研讨会上展示产品技术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未来车灯的设计将朝会着“形状更修长、颜色更通透、更多功

丰田等跨国车企加码本土化 未来前景可期

2019汽配城升级及战略研讨会成功举行 2019年4月11日,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指导下,由中国汽车工业配件销售有限公司、中驰车福互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后市场用品分会和中汽联总会主办,星途集团特别支持,中国京津冀汽车零部件物流交易中心、兰州新区国际汽车城协办,中汽协汽车技术研究院承办的“2019互联网新时代下汽配城升级及战略研讨会”在石家庄西美商务酒店隆重召开,研讨会由中汽联总会秘书长田芳主持。中汽联会长、中国汽车工业配件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笃洋,中驰车福互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后启,国家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

丰田等跨国车企加码本土化 未来前景可期

中汽联换届筹备工作会议成功召开 2019年4月11日,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指导下,由星途集团特别支持,中国京津冀汽车零部件物流交易中心、兰州新区国际汽车城协办,中汽协汽车技术研究院承办的“2019中汽联换届筹备工作会议”在石家庄西美商务酒店隆重召开。中汽联会长、中国汽车工业配件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笃洋,中驰车福互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后启,中汽联创始人、中汽联专家顾问委员会主任姚峻,中汽联常务副会长、国家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杨贵霖,中汽联常务副会长、中国汽车后市场研究院副院长徐振朴,中汽联常务副会长、北京京郊

丰田等跨国车企加码本土化 未来前景可期

2019年7月3日,以“携手同行.共赢未来”为主题金宇轮胎2019年新产品发布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 这是金宇迎接全新时代的开篇之作,也是中国市场上少见的商用车轮胎发布活动,通过这次盛大的新品发布和未来发展战略,标志着金宇轮胎集团腾飞新时代的里程碑,也是金宇轮胎集团科技创新的新纪元。 2019新品发布启动仪式 活动开始,金宇轮胎集团副总经理、销售中心总经理刘志远在现场表示:过往金宇轮胎主要聚焦于商用车售后市场,今年是第一次尝试在汽车类展会上进行企业及产品展示,并利用展会平台同期举行金宇

丰田等跨国车企加码本土化 未来前景可期

2019年2月,芬兰诺记轮胎nokiantyres(以下简称“诺记轮胎”)在中国正式引进两款成功通过多项测试且适合中国市场的夏季轮胎并冠以中文名-“极安”(entyre2.0)和“极跃”(zlinea/s)。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更安全、耐用以及舒适驾驶感受的需求。 芬兰诺记轮胎不仅仅在冬季轮胎产品领域有着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夏季轮胎以及其他细分产品领域都有非常优秀的表现和成熟的技术,如中国市场尚未流行的全气候轮胎(all-weather)、重型机械轮胎(heavytyre)。相信此次全新引进的夏季轮胎

丰田等跨国车企加码本土化 未来前景可期

9月29日上午,由美国傲马力石油公司主办、山东高速物资集团总公司承办的深化全面合作新闻发布会在山东高速股份大厦隆重举行。发布会上,双方代表签订了深化全面合作协议。

上一篇:燃料电池汽车时代真的要到来?

下一篇:第三届昆山进交会明年5月举行


标题:丰田等跨国车企加码本土化 未来前景可期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9822.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