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商用车调整战略 借力“夺位”
本篇文章1963字,读完约5分钟
这时,世界经济衰退了。进口汽车零部件网(Imported Auto Parts Network)报道称,大众的商用车业务感受到了从占大众商用车销量近一半的欧洲到中国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下行压力。
“在戴姆勒头上拿下世界第一商用车桂冠”是大众商用车的野心。近年来,大众通过收购等手段,将斯堪尼亚和曼这两位能力极强的强力将领收归麾下,增加了不少拿下位置的机会。
然而,在这个时候,外部生活环境的恶化必须使已经按部就班的公众采取措施来应对。
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报道,大众集团(Volkswagen Group)商用车业务执行董事奥思林(Liv Austrin)表示,他将提高自己的大众商用车、斯堪尼亚(Scania)和曼恩(Mann)品牌在中国和巴西等新兴市场的表现。为了应对业务的下降,增加进口汽车的业务和在中国建立卡车合资企业是大众汽车加快在中国业务增长的两个可能措施。
64%的增长活力
2012年前8个月,大众商用车品牌总销量为36.22万辆,同比增长5.6%,而2011年同期销量为34.31万辆。
在所有地区中,前8个月欧洲销量为21.66万辆,同比增长4.7%,2011年同期销量为20.69万辆。
前8个月西欧销量18.9万辆,同比增长2%,2011年同期销量18.52万辆。其中,德国销量8.3万辆,同比增长3.5%,2011年同期销量8.02万辆。
前8个月东欧销量2.76万辆,同比增长27.6%,2011年同期销量2.16万辆。其中,俄罗斯销量10700辆,大幅增长44%,2011年同期销量7400辆。
南美前8个月销量9.61万辆,同比增长2.7%,2011年同期销量9.36万辆。
在非洲,前8个月销量1.3万辆,同比增长20.3%,2011年同期销量1.09万辆。
前8个月亚太地区销量11650辆,同比增长64%,2011年同期销量7100辆。
虽然此时大众商用车在亚太地区的销售数字在其全球业务中排名最后,但“64%”的同比增长数字显示了该地区强劲的增长势头。
未来生存的“沃土”
这一点已经被广大领导敏锐地捕捉到了。
虽然目前欧洲仍是大众商用车的主战场,但包括大众在内的跨国商用车企业未来不可避免地会将战略重心转移到这些增长潜力巨大的东南亚市场。这些新兴市场是他们未来生存的沃土。
大众商用车认为东南亚市场增长潜力巨大,计划通过提升在新兴市场的表现,超越戴姆勒成为全球最大商用车企业。
多年来,大众乘用车在中国的成功让大众集团充分领略到了中国市场的魅力。因此,在大众圈定的新兴战略市场中,中国无疑会被放在战略的首位。
Austrin表示,在大众商用车业务未来的增长中,大部分增量将来自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在大众商用车业务未来4%至5%的同比销售增长中,大部分增长将来自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在重型卡车方面,大众不仅可以增加从欧洲的直接进口,还可以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加快在中国的业务增长。
战略内外调整
此时大众集团的商用车业务包括大众商用车事业部、斯堪尼亚、曼。其中,曼恩于2009年与中国重型卡车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1年4月,曼联和中国重型卡车推出新品牌,同时面向中国市场(山地卡)和海外新兴市场(sitrak)。
至于大众商用车在中国的业务将采取的两项措施,专业人士认为没有必要在中国投产。此时欧洲Man和Scania生产的卡车进入中国市场的关税率仅为6%。
此时,如果大众考虑通过合资增加在中国的重卡业务,也应该着眼于五年后的市场机会。在过去的三到五年里,它不应该关注销量,而应该建立声誉。一个高效的物流系统需要庞大的信息系统支撑,短时间内难以建立。
以前虽然是竞争对手,但戴姆勒和大众在轻型商用车上还是有合作的。前者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为后者生产工艺车,年产量4万辆,此款车型使用的技术平台与奔驰凌特相同(车型配置图片引用)。双方的合作协议将于2016年终止。
2012年3月,大众表示可能会考虑不延长与戴姆勒的合作,也不开发crafter van的后续车型。外媒认为原因是大众在2011年11月收购了Man cart,商用车技术能力提升。
对于斯堪尼亚和曼恩这两个从外界恢复过来的强势玩家,奥迪ag无意将他们的两个卡车品牌斯堪尼亚和曼恩进行全面整合,而是努力提升两者之间的合作。
斯堪尼亚前首席执行官、大众集团卡车业务执行董事奥思林(Austrin)最近向外界明确传达了公众对斯堪尼亚和曼的计划。Austrin说明Man和Scania在传统意义上的客户群体不同,需要保持独立的地位。公众无意将二者完全融合,更倾向于“联合”而非“融合”。他还表示,这样的目标得到了大众集团监事会主席皮赫的全力支持。
上一篇:征收汽车排污费分歧大
标题:大众商用车调整战略 借力“夺位”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6712.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