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汽车强势褪色
本篇文章2491字,读完约6分钟
细心的人发现,福田悄然用“世界级商用车集团”的定位取代了原来“全球最大商用车企业”的说法。变更始于2012年1月10日——北汽福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客车分公司与永州一号客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及客车交付仪式。
福田语言的变化也可以在市场上找到。从市场反馈的数据来看,2011年1月、5月至12月,福田在单月和商用车总销量上均让位于东风集团第一。
福田将下跌归因于市场低迷。业内专家认为,汽配网的消息被东风抢走,也暗示了福田王国正在褪去商用车领域的强势外衣。
销售额下降
2009年和2010年,福田连续两年位居全球商用车销量第一。然而进入2011年后,情况似乎急转直下。
最新数据显示,商用车领域,东风售出648,301辆,福田售出632,288辆——福田让位于东风,成为中国第一商用车。
据编辑从福田内部渠道了解,福田的主要公交业务下滑较快,2010年销量3700辆,2011年销量3100辆。福田内部人员供给的一手数据显示,除道路市场占比最小,已实现不超过1%的小幅增长外,公共交通和旅游车辆受到较大冲击。
相比之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由于近期相对稳定的公交政策环境,2011年公交车(包括不完全车)产销量分别为48.26万辆和48.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88%和10.11%,实现整体增长。
另外,在卡车领域,东风也以绝对优势超越福田。
新市场的开发并没有帮助福田加分。福田suv、Montparque和Midi是2009年发展迅速的市场,但从2010年到2011年继续下滑。2011年1月至11月,他们售出约7000辆,同比下降37%。
在一份发布的信息中,福田显示,2011年企业重点受“2011年货币财政紧缩政策和优惠政策逐步退出”影响,但基本走出了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曲线。
一位接近福田的知情人士表示,福田原有的问题在疲软的市场中暴露无遗。“相比其他品牌,福田车型开发的太少了。就关键零部件——发动机而言,虽然福田与康明斯合作,但康明斯已经与东风和柳工中国的多家制造企业合作,福田无法获得更专注的技术。”上面提到的人说。
此人认为“虽然轻卡是福田商用车的支柱,但中国用户对强调燃油经济性的日系路线的尊重,也限制了福田产品采用欧洲技术的发展市场,且力度较弱。"
"福田经历的滑坡说明传统市场不稳定."一位要求匿名的汽车分析师告诉编辑。
据汽车界分析人士透露,福田和戴姆勒的合资企业也存在隐忧。亚星,中国最大的公交车销售商,与戴姆勒建立合资企业,失败。
“从某种角度来说,福田和亚星的合资与戴姆勒有相似之处,都是作为国有商用车领域的行业领袖与戴姆勒合作。”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贾表示:“现在更不可能获得发动机技术。”。
在2012年悲观的形势预测下,福田依然在销售上大胆尝试。编辑从福田市场部了解到,福田客车将把2012年的销量定为6500辆,同比增长100%以上。"集团的目标更高,设定为8000辆。"福田内部的一名汽车销售人员告诉编辑。
人事变动
“2011年,福田欧辉新能源客车公司总经理职位经历了两次大的调整。有一次五月,叶兆友接替李红军;第二次是11月份顶替叶兆友。”福田市场研究部的一位人士告诉编辑。
据该人士透露,叶兆友曾就职于中国最大的客车公司宇通,2011年5月年薪500万元空,同时兼任福田汽车集团副总裁,使得客车业务在集团中的地位再次提升。
11月,叶兆友突然离开了福田的视线。
福田区辉品牌部的一位相关人士表示:“几乎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我在到任仅六个月后,就被福田长沙汽车厂厂长兼党委书记谢殿峰迅速取代。”。"福田内部人士也对突然换人感到惊讶."。
至于叶的离职,虽然福田官方没有表态,但福田大巴南区的一位销售人员告诉编辑,三位领导一年专注于营销公司的管理,风格迥异。“领导之间不同的销售政策,会对业务员资源的优化整合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政策调整过快,销售肯定会受到影响。”福田内部销售人员向编辑承认了改变“帅”的间接影响。
数据显示福田可容纳2万辆公交车。依照计划,2011年销售大中客车7200辆,到年底的完成数为3000辆。
扩大风险
为了加快客车技术和长沙厂改造,福田汽车(600166)申请私募,赶上了12月26日获批的末班车。
本次增发的发行对象为实际控制人北京国资管理中心、控股股东北汽集团等10家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除了2011年的发行,福田近期还有其他扩张。
2007年1月13日,福田与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定向发行及股份认购协议》和《联盟协议》,8亿元用于提升福田商用车产能;2010年9月,福田向公司实际控制人(包括北京市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增发25亿元人民币,用于欧曼重型卡车的技术改造和关键零部件,提高中重型卡车的标准。根据福田规划,“十二五”期间将建设总投资120亿元的八大项目。
广发证券汽车分析师唐骏认为,福田这几年的扩张幅度高于同行业。在2011年底提交的业务清单中,除传统汽车外,新增以下科目:汽车物联网、新能源、金融、工程机械。
嘉表明,福田的定位是“千亿规模”,其愿景是成为“世界第一商用车公司”。但此时随着工厂的加速升级,福田的传统优势并不强。
"从实际效果来看,福田新厂的扩建和升级间接引起了其主营业务空的心动."招商证券的一位分析师说。
然而,对于福田的扩张还有另一种解释。
“超速膨胀可能源于一种逃避。北汽集团一直控制着福田38%以上的股份,但福田一直希望拥有绝对的自主权,不依附于集团,独自发展成为世界级企业。”贾广信表示,福田被排除在BAIC的乘用车规划之外。
国家证券的汽车分析师曹赫表示,乘风破浪需要借力。"福田和BAIC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并建立了更微妙的关系."
资料显示,近两年福田私募的重点对象是北汽集团和SASAC成立的国家行政中心。"他们参与私募间接肯定了福田进一步扩张的愿望."曹贺说。北京汽车工业“十二五”规划中,写着北京将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汽车产业能力,同时加快成立福田戴姆勒项目合资公司并尽快投产。
标题:福田汽车强势褪色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7440.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