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发公开信否认陷入“高利贷危局”
本篇文章1224字,读完约3分钟
继吉利集团14日晚宣布否认陷入“高利贷危机”后,15日晚,吉利集团再次向Zhongxin.com汽车频道发出新闻稿,否认《证券市场周刊》报道的“高息债券”和“吉利仍需偿还沃尔沃多年债务”的内容。
近日,《证券市场周刊》刊发封面文章《李书福危在旦夕,海外高利贷收紧吉利脖子》,称自2011年上半年以来,吉利集团已开始秘密接触国内外私募机构,如凯雷、tpg等全球大型pe机构,了解到融资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偿还高盛的高息债券。报道还显示,截至这时,多家海外私募机构仍保持和两年前相同的、拒绝合作的审慎态度。其原因,是这些海外机构的投资委员会均担心吉利集团的还款能力,以为融资风险太大。这一颗“重磅炸弹”立刻将吉利推到了“负债危机”的风口浪尖。
针对《李书福的危机》一文中的“虚假报道”,编辑采访了吉利集团公关传播部的相关管理人员。这位经理表示,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财务顾问是洛克尔集团,而不是高盛。经理还指出:“‘李书福危机’的报道有很多错误,后面会解释。”
15日晚,吉利汽车集团发布新闻稿,解释媒体的担忧。根据发布函,经过战略转型,吉利此时的发展趋势是优秀健康的,吉利的国内外发展战略正在按计划正常进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闻稿的一些摘录如下:
近日,贵刊(证券市场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李书福的危机:海外高利贷收紧吉利的脖子》的封面文章,被多家网络转载。本文以大量捏造、虚构的事实,恶意诋毁、诋毁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李书福董事长的形象和声誉,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方法从我们这里知道真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诚实、有道德、负责任的企业,理解和支持所有媒体朋友善意的感受和愿望,针对这篇严重失实的文章和大家关心的问题,特发布如下新闻稿:
《证券市场周刊》这篇报道涉及到什么:
1.“吉利集团重新开始秘密联系国内外私募机构进口汽车零部件网络。它认为,为凯雷(Carlyle)和tpg等全球大型pe机构筹集资金的主要原因是偿还高盛(Goldman Sachs)的高息债券。"
2.“吉利集团总共需要支付27亿美元,收购沃尔沃的价格为18亿美元。”“吉利还需要偿还沃尔沃多年来35亿美元的债务。”
3.“高息债券”,报道称:“高盛还担任吉利集团海外融资方,参与其海外高息债券的发行。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高息债券是“高利贷”。高盛“还通过海外的联合投资银行为吉利集团发行债券。"
4.“吉利集团自身的资产一直受到高盛(Goldman Sachs)海外发债和中国地下银行多重资产担保的压力。”“即使沃尔沃没有被收购,吉利也是浙江和江苏的主要民营金融‘输血’之一。”“向民间融资机构借款单笔金额达到6亿元”等...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认为上述四项内容只是文章中诸多虚假内容的一部分,所有虚假内容均由《证券市场周刊》承担责任。如果你的杂志对报道的内容有真实的依据,可以给我们公司看看,或者给它一个发布和披露,这样看对了。
标题:吉利发公开信否认陷入“高利贷危局”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7660.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