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明:自主品牌到了告别低价取胜的时代
本篇文章1860字,读完约5分钟
在“中国产业论坛——汽车产业分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接近1400万辆,汽车产销量大国成为汽车强国的最关键因素是自主品牌的发展。
许昌明表示,近几年来,中国自主品牌发展迅速,年增长率基本超过合资品牌和整体市场的增长率。据统计,2009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达到250万辆,未来该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他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2020年前,乘用车市场仍将处于快速发展区间,增速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1.5倍左右,为自主品牌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国际汽车市场的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乘用车市场的长期发展趋势主要由R值决定,R值来源于汽车价格与人均gdp的比值。汽车试点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当R值达到2 ~ 3时,汽车普及率迅速提高;中国汽车消费试点市场的发展也遵循R值规律。目前,深圳、北京、广州和上海的R值已经开始接近3;未来10年,中国的R值将不断变化,接近3,从而为大量汽车进入家庭提供保障。
第二,2020年前,中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加速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就工业化而言,我国工业化投资正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加工程度高、中间产品多、增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然而,住宅和汽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普及。数据显示,建筑业和汽车业支持的中期工业化进程一般至少需要20年。就城市化而言,如果中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60%左右。在此期间,大量汽车进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有能力买车)的时间逐渐临近,主要有两个高速增长期:第一个高速增长期持续约5年,销量每年增长30%,万人左右;第二个高速增长期持续了约10年,年均增长率为20%,每1000人拥有的汽车数量为100辆。因此,中国乘用车国内需求增长率大约相当于gdp增长率的1.5倍。
第三,中国汽车出口仍将保持良好的长期发展趋势,未来汽车出口也将保持快速增长。首先,国内市场的增长将对汽车出口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纵观全球主要汽车大国和出口国,它们基本上都有大容量的国内市场支持它们;一个小国很难成为汽车强国和出口大国,因为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其次,我们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低成本和低价格上,而世界上快速增长的市场主要是价格敏感度高的地区。世界上有60多亿人,而发达国家只有10亿人,其中80%是发展中国家。第三,自主品牌企业必须采取国际化战略,汽车出口将对我国自主品牌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四,我国自主品牌企业逐年努力提高竞争力。目前,我国自主品牌企业正在做大量的工作: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海外市场等,这些都促进了自主品牌的健康发展。
第五,中国的政策为自主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不断鼓励汽车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掌握汽车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品牌产品产业化;突破运输节能、环保、安全的关键技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指出,要重点研究开发整车设计、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集成制造技术、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汽车计算平台技术、高效低排放内燃机、燃料电池发动机、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的试验测试和基础设施技术。
《十一五期间支持自主创新发展金融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已认定的国家自主创新产品将优先在政府采购、国家重大项目采购和其他金融资本采购中进行采购,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成果转化和相关产业化政策。此外,中国油价下跌、养路费取消、汽车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等因素都有利于自主品牌的发展。
因此,徐长明表达了对自己品牌未来发展的信心。与外国相比,他认为所有大国都有自己的品牌。无论是发展得快还是慢,作为一个超大型的大国市场,中国自主品牌生存、发展并最终进入前十名的条件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自有品牌的未来发展,徐长明认为首先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产品要从低端到高端一步一步来,确保成功。第二是把别人的技术变成自己的技术,而不是把别人的产品变成自己的产品。其次,我们必须对自主品牌企业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第三,独立品牌已经到了一个时代,他们不得不告别只靠低价取胜,必须提高质量。
徐长明指出,自主品牌提高质量和品牌形象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现有品牌提高质量,但必然会提高价格,影响销售。第二,多品牌战略,即在现有品牌的基础上引入新品牌,质量适中。
标题:徐长明:自主品牌到了告别低价取胜的时代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4140.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