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客服

简介

   进口汽车配件网总部设立在广州市越秀区致友汽配城,26家合作伙伴战略遍布全国。主要经营适用德国奔驰、宝马轿车以及路虎、保时捷、本田、奥迪、凯迪拉克全车汽车配件的销售业务。业务以广东广州为中心,辐射国内一二三线城市,分销网络遍布全国,配件采取就近仓库发货,保证质量同时更保证货运物流时效,联系电话:13711217509

行业资讯

汽车配件 > 行业资讯 > 是什么导致了我国汽配业整体发展的滞后?

是什么导致了我国汽配业整体发展的滞后?

来源:网络转载 2020-09-16 10:03:29 阅读:

本篇文章1639字,读完约4分钟

日前,有关专家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但中国自主企业在汽车及零部件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严重滞后。在国际上,整车及零部件的投资比例应在1: 3左右,而中国目前的比例为1: 0.3,仅为国际水平的十分之一。

是什么导致了我国汽配业整体发展的滞后?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发展滞后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总体发展如何?让我们看看这些数据:2007年,中国有2万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包括7580家规模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2007年就业人数达到159万,占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60.7%,2008年11月达到175万。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基本形成围绕整车生产的六大区域:京津冀、东北、川渝、湘鄂、长三角和珠三角。在这六个地区,整车产量占全国的72%,零部件产值占全国的81.1%,零部件企业数量占全国的79.9%,从业人数占全国的79.3%。截至2000年底,中国汽车工业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了825家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汽车零部件项目645家(占汽车行业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78.18%),总投资105.54亿美元(占汽车行业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规模的45.38%)。有外资背景的企业生产的汽车车身及附件、车载电子设备和制动系统的比例较高。核心技术主要在外商独资企业或合资企业,而内资企业在关键技术上难以取得重大突破。截至2007年,中国汽车零部件领域外商投资企业有1318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725家,占55%,中外合资企业593家,占45%。在中外合资企业中,66%是外资控制的。随着外资的加速扩张,产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主导企业大多由合资企业控制。据统计,2008年10月汽车零部件行业总产值为7830亿元,其中39.4%掌握在1000多家外资控股公司手中,单个企业平均产值为3.1亿元。10000多家民营零部件企业的平均产值只有3000万元,优势和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外商投资和独资化发展趋势明显,外商投资正在加快向中国转移的步伐。2005年,我国实施了《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零部件产业成为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跨国公司在中国掀起了投资热潮,关键技术市场几乎被外资企业垄断。目前,在高压共轨等发动机关键技术领域形成垄断。此外,在汽车自动变速器、abs防抱死系统和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关键技术也由国外控制,关键零部件仍依赖进口,国内研究没有突破。随着外国投资者在装配零部件和高端产品领域的垄断,外国投资者在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地位更加突出,零部件企业在产业链中不断被边缘化。

是什么导致了我国汽配业整体发展的滞后?

综上所述,R&D零部件产业投资长期不足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零部件企业90%的市场份额和制造能力都集中在低端零部件产品上。对于整车的发展来说,零部件行业的极不平衡发展更加突出;零部件产业发展缺乏总体战略和具体措施;R&D投资不适应市场需求,与汽车企业发展不相适应;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尚未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缺乏共同技术的协同开发平台;已建成的零部件产业集群未能形成专业化分工和联合发展;法规升级和技术升级不协调,使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更加困难。

是什么导致了我国汽配业整体发展的滞后?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事实上,金融危机给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纷纷倒闭重组,这将直接减少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数量。此外,此次金融危机中欧美失败的零部件供应商大多是产品和市场单一的小规模零部件供应商,尤其是二、三级供应商和售后市场供应商,这无疑是中国具有一定实力和多元化市场的供应商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在《全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鼓励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的政策推动下,一些企业开始将收购海外具有技术特色的中小型高质量汽车零部件企业作为获取核心技术的最佳途径。今年以来,中国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始收购外国零部件企业。此外,相关专家还表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发展战略应该有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汽车零部件产业,并引进国家政府的资源给予大力支持。此外,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车辆和零件之间的关系。汽车企业,尤其是拥有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应以战略眼光支持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同时呼吁更多有远见、有抱负的企业进入零部件行业。

上一篇:中国轮胎市场风云再起

下一篇:把脉新能源汽车发展 换个角度看零部件技术瓶颈


标题:是什么导致了我国汽配业整体发展的滞后?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4210.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