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业空心化依旧 四维图新合资营销釜底抽薪
本篇文章1139字,读完约3分钟
日本大地震粉碎了以市场换技术的产业战略,这充分说明中国汽车工业的关键技术空集中问题依然存在。
这两个月日本的零配件供应一直比较紧张,本田和日产在中国的生产肯定会面临大规模减产和停产。丰田汽车中国宣布,从4月21日至6月3日,所有整车厂的运营率平时调整为50%,极端情况下可能调整为30%。业内人士预测,日本地震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可能集中在6月份。中国实施了27年的“市场换技术”战略,最终没能完全换来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很多合资汽车公司还是要看别人脸色的。由于日本向中国出口大量零部件,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上,日本的地震造成了关键零部件的供应短缺。如果恢复正常生产时间太长,必然会对中日合资汽车公司造成影响,也会影响到其他购买日本关键零部件的中国汽车公司。
经过27年的中外合资,建立了完整的零部件体系,为中国汽车行业培养了巨大的人力资源。但是,中国已经如承诺的那样给了市场,但是技术还没有交换。战略上愿意,战术上独立。中国已经把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销售国换成了外资的舞台。在汽车导航地图领域,国内领先的上市公司NavInfo也看到了这一点。近日,纳威福与SAIC签署了《合资意向书》,共同出资2000万元成立合资公司,这是一项突破市场、改变技术的营销创新。
然而,2011年,市场形势急转直下。不仅丰田导航组装量大幅减少,诺基亚陷入困境,上海大众90%以上,上海通用80%以上,甚至SAIC乘用车主款荣威350 90%以上,都被转换为另一家图形厂商高德软件。短短两年时间,市场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连续几年占据中国汽车导航地图市场榜首的NavInfo也被拿走了。尤其是当奥迪、别克gl8等高端导航车型推出旋转3D模型数据、积木式显示积木图、车道区分引导、楼宇租户楼层导航、道路警示牌、详细道路指示广告牌等尖端导航地图属性时,NavInfo更是无法与竞争对手抗衡,眼睁睁看着国内所有高端属性导航地图订单都被竞争对手一扫而空,被进口汽配网编辑,包括2012年宝马订单。不仅如此,SAIC此时推出的三大车联网远程信息服务和实时交通信息服务都被NavInfo的竞争对手抢走了。因此,NavInfo最初的市场换技术战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尤其是进入2011年之后。
如果纳维丰与丰田和诺基亚的合资企业是为了用中国市场换取外国技术,那么与SAIC信息的合资企业是为了用共享地图的收入换取SAIC市场。这次合资是NavInfo在渠道营销和业务拓展上的创新,是竞争对手在竞争对手先掌握关键技术的有害局面下的一次孤注一掷的胜利。毫无疑问,NavInfo和SAIC信息将是此次合资的最大受益者,但SAIC集团导航用户被限制选择可能会感到失望。
下一篇:众车企加快新能源发展
标题:中国汽车业空心化依旧 四维图新合资营销釜底抽薪 地址:http://www.1803737.com//new/18167.html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文章版权均属于进口汽车配件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背上述声明者,我们将追究其相干法律责任。